2025年1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联盟第四次学术会议暨“红色文化及其国际传播”研讨会在白云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召开。为全力保障这一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落地见效,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事业发展,我院精心组建28人志愿团队提供全流程保障,其中“一马当先”志愿队伍选派12名队员参与志愿工作。志愿者团队分工协作,会前周密完成会场布置、物料清点、设备调试及流程推演等筹备工作;会中悉心做好嘉宾接待、路线指引、跨环节衔接及疑问解答;会后迅速完成会场复原与物资整理,以专业高效的团队协作彰显学子担当,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青春动能。

会议现场
会议召开前一日,志愿者团队便已投入紧张的会场布置与流程彩排工作。从会议物料精准摆放、设备的反复调试,到全流程细致推演,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均经过多轮核查确认,为会议顺利开展做好前期保障。
会议当天,各项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展开:学校西门处,志愿者举牌引导热情迎接参会人员,用微笑拉开服务序幕;校园主干道及拐角点位,志愿者定点值守,耐心解答路线疑问,为参会人员清晰指引方向;图书馆前坪,志愿者主动上前问候到场的专家学者,全程协助引导至报告厅入口,形成一条连贯高效的“服务动线”,让每一位参会人员都能切实感受到贴心与便捷。

志愿者冯思琦
忙碌的身影背后,是志愿者们对责任的坚守与对奉献的热忱。服务过程中,多位志愿者代表的心声尽显团队担当与奉献情怀。蔡莹慧同学表示,此次志愿服务不仅是一次实践锻炼,更是一堂深刻的“红色教育课”。“从周五布场时体悟红色文化传播的使命,到周六重复指引中领悟‘平凡岗位护航大事’的意义,再到与参会代表交流中触摸信仰的温度——每一个环节,都是为红色文化传播搭建桥梁。”她直言,微小行动亦能承载责任,未来将继续为红色精神传承贡献力量。

志愿者蔡莹慧
与蔡莹慧同学有着同样深刻感触的,还有全程参与服务的蔡素勤同学。她分享了自己忙碌与充实的经历:“周五布场彩排、周六清晨六点半赶赴校区做引导、会后参与会场复原,两天服务虽累但很自豪。能为学院承办的重要会议出一份力,这份经历特别有价值。”

志愿者蔡素勤
除了一线引导服务的志愿者,全程参与协调工作的志愿者也有不少收获。还有一位全程参与协调工作的志愿者他谈到,此次服务让自己对“细节”与“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反复确认会场物料的摆放位置,到耐心回应参会老师关于议程、路线的每一个疑问,我愈发明白,看似微小的环节,恰恰是保障会议顺畅推进的关键。听到老师笑着说‘有你们引导真省心’时,所有的疲惫便烟消云散,深深觉得这份付出格外值得。”更有志愿者表示,在服务中近距离感受到参会学者们严谨专注的学术热忱,深刻体会到“被需要”的幸福感,“志愿工作的意义,就在于用我们的点滴行动为集体添砖加瓦,而这次为红色文化传播相关会议服务,更让我觉得这份责任格外有重量”。

志愿者工作现场
研讨会举办期间,我院志愿者团队秉承“全程在岗、全程尽责”的态度,覆盖会前全力筹备、会中精准引导、会后细致复原全流程,以热情服务与严谨态度护航会议圆满落幕。他们不仅展现了我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奉献情怀,更以青春之力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注入了鲜活动能。未来,我院学子将继续坚守志愿初心,在更广阔的平台实践担当,让青春在红色精神传承与践行中绽放璀璨光彩。
初稿:蔡素勤、邓姿、李晓琪
初审:李晓琪、张婉婷
复审:龙世邦
终审:麦培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