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 “百千万工程” 中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公共服务提升的部署落到实处,2025年7月7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的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奔赴东莞市麻涌镇,开展青年理论宣讲与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优势,以青春之声传递党的创新理论,助力理论在基层土壤扎根结果。
突击队合影
当日下午,突击队首场宣讲在麻涌镇麻二村委会拉开帷幕。宣讲人刘雪晴以《铭记东江魂,传承英雄志》为题,围绕东江纵队的峥嵘历程、光辉事迹与不朽精神展开讲解。从 1938 年日军入侵后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等武装的诞生,到 1943 年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再到李淑桓送七子参军、百花洞战役大捷、省港大营救等英雄故事,生动诠释了东江纵队精神内核。现场听众专注度高、互动积极,宣讲成效显著。
宣讲现场
宣讲人刘雪晴主讲
随后,突击队在麻四村委会开展第二场宣讲。刘彦英以《解码新质生产力 —— 东莞的产业跃升实践》为题,深入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意义,对比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的差异,介绍国家相关政策及东莞创新实践。其中,重点讲述麻涌镇在新能源与智能物流产业的升级成果,如赣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京东亚洲一号东莞麻涌物流园借智能技术提升效率,展现新质生产力在地方发展中的鲜活实践。
宣讲人现场
宣讲人刘雪晴主讲
宣讲结束后,突击队与麻四村委会工作人员深入访谈。工作人员表示对新质生产力有了清晰认知,有人员提及 “东莞东阳光企业‘胰岛素智能工厂’的案例,因是身边熟知事例,让人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作用”,并建议未来宣讲多结合麻涌镇本地案例,增强针对性与感染力。
突击队访谈麻四村委会工作人员
此次活动以鲜活案例搭建理论与乡土的桥梁,是广外马院学子践行 “百千万工程” 的具体行动。未来,突击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声传播时代理念,让理论宣讲更贴民心、更具实效,让青春足迹在赋能乡村振兴、服务 “百千万工程” 的实践中不断延伸,推动红色基因与创新力量在基层持续生长。
撰稿:刘彦英、刘雪晴
拍摄:刘荣洁、李思雯
初审:余艺帆
复审:王玥馨
终审:麦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