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至9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日中文化交流中心,选派罗杰宇、陈晨璐、李少如、侯欢容四名同学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专题授课、实地探访、成果交流等形式,深入挖掘近代中国留日学子的革命与求学历程,引导青年学子在跨文化语境中感悟红色精神,强化使命担当。
罗杰宇、陈晨璐、李少如、侯欢容四位同学在早稻田大学合影留念
专题授课:解码近代留日学子的救国初心
研学期间,团队在早稻田大学系统学习了近代中日交流史专题课程。熊达云教授以《清末中国人为何远赴东瀛考察留学》为主题,剖析了清末知识分子“以日为师”东渡求学背后的救国初心。
熊达云教授主讲《清末中国人为何远赴东瀛考察留学》专题讲座现场
栾殿武教授主讲的《近代中日文化的循环起点——日华学堂留日学生的作用》,梳理了留日群体在文化传播与思想启蒙中的桥梁作用。
栾殿武教授主讲《近代中日文化的循环起点——日华学堂留日学生的作用》专题讲座现场
江正殷教授则通过《交汇与变革之百年起点——早稻田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互动与轨迹》,生动展现了早稻田大学与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深厚渊源,为同学们搭建起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桥梁。
江正殷教授主讲《交汇与变革之百年起点——早稻田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互动与轨迹》专题讲座现场
实地探寻: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精神力量
在早稻田大学校史博物馆与百年留学生纪念馆,同学们借助珍贵的手稿、历史照片及档案资料,详细了解周恩来等革命先辈留日期间的学习经历与思想演变,深切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罗杰宇、陈晨璐、李少如、侯欢容四位同学在百年留学生纪念馆合影留念
在东京神保町文化街区,宋浩老师带领团队寻访鲁迅、李大钊等历史名人的活动轨迹,重温他们在异国他乡传播进步思想、探索救国道路的热忱。在湘南海岸的聂耳纪念碑前,同学们肃立默哀,缅怀这位以音乐唤醒民族斗志的人民艺术家,感受红色精神跨越时空的感召力。
聂耳纪念碑的由来
知行合一:研学成果赋能青年成长
8月7日,团队举行学习成果汇报会,同学们结合课程学习与实地调研,从历史认知、精神传承、青年责任等维度分享感悟,将红色记忆转化为对当代青年使命的深刻思考。8月8日的东京实地探索活动,通过对比历史与当代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青年对“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理解。
罗杰宇、陈晨璐、李少如、侯欢容四位同学在项目结业时的合影
此次研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通过历史课堂+实地浸润+反思践行的模式,推动红色教育国际化、实践化,助力青年学子在跨国历史场景中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
初稿:陈晨璐
照片:罗杰宇、陈晨璐、李少如、侯欢容
初审:王玥馨
复审:雷艳芝
终审:麦培年